2023年第九期(6月1日)第四版-j9九游会官网

 2023年第九期(6月1日)第四版-j9九游会官网
|

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23年第九期(6月1日)第四版

时间:2023-06-01     编辑:黄瑶   点击:次
新闻摘要:优秀护理人风采展李亚洁:华南地区首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我校南方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李亚洁说,自己已数不清多少次为患者流泪。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爱哭”的护士,35岁放弃稳定工作走进考场,是年纪最大的考生;在抗击“非典”时冲在前线,为医院感染防控发挥了关键作用;率先走出国门,将发达国家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国内临床一线;打着石膏仍坚持站着答辩,“三年三战”终于成功申请成为华南地区首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日前,在广东省护士协会等主办的第五届护理科学艺术羊城大会上,...

优秀护理人风采展

李亚洁:华南地区首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

我校南方医院原护理部主任李亚洁说,自己已数不清多少次为患者流泪。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爱哭”的护士,35岁放弃稳定工作走进考场,是年纪最大的考生;在抗击“非典”时冲在前线,为医院感染防控发挥了关键作用;率先走出国门,将发达国家先进的护理理念带回国内临床一线;打着石膏仍坚持站着答辩,“三年三战”终于成功申请成为华南地区首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

日前,在广东省护士协会等主办的第五届护理科学艺术羊城大会上,李亚洁被授予“南粤护士楷模”荣誉称号。

会笑的眼睛

李亚洁有一双“爱笑的眼睛”。遇到患者对疾病心存恐惧,或因住院心情烦躁,她眼中的笑意就能“派上用场”,让病人感到安慰。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她的善良与细心有口皆碑。

不仅爱笑,李亚洁还爱哭。病人病情恶化时,她会哭。令她最难忘的是,有次一位病人因为食道静脉曲张突发破裂出血,情况急转直下。李亚洁一边紧急处置,一边着急地流下眼泪。病人心情难过时,她也会哭。

李亚洁习惯站在病人的角度看问题、想事情。她常思考,假如自己是病人,期待得到怎样的照顾和安慰。“就像要不要告诉病人真实的病情,我从不单纯隐瞒或一次性和盘托出,而是会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包括家庭和心理状况等,逐渐引导、鼓励他接受现实、积极应对。”她说。

35岁重返考场

感情丰富而细腻的李亚洁,在职业发展的人生路上,却是一个笃定而倔强的“狠角色”。

她的“狠”,是逼自己走出“舒适圈”。年轻时入伍,李亚洁曾做过卫生员、新闻干事,上过短学制医学课程。在部队医院里,观察记录病情、静脉穿刺,医生护士的活她都能做。再后来到了北京的专科医院任护士长,医生们都喜欢和她搭班,因为“她能独当一面”。然而,李亚洁仍不甘心。1983年,35岁的她决意放弃稳定工作,继续读书深造,为此还和爱人赌气一个月。“考场上,我是年纪最大的。”李亚洁笑着说,她狠下心来脱产学习2年,顺利考上第二军医大学。

她的“狠”,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导尿技术是护理临床和教学的一道难关,尤其是男性导尿操作很难真正讲透。为何不设计一款通用的模型?说干就干!李亚洁和团队从零开始选材、设计,一遍遍试验,经历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研发出国内首个男性导尿操作训练模型,并且实现批量生产,被许多医院采用。长期教学与临床实践中,李亚洁主持的护理技术与装备系列研究获多项国家及军队科技进步奖。

她的“狠”,是不惧风险冲在前。2003年,“非典”来势汹汹,不少医护人员心中没底。常年在传染科工作的李亚洁凭借丰富经验沉着应对,在临床一线,她指导医护人员做好防护,落实好手消毒、戴口罩、开窗通风等院感防控措施,同时还做好医护人员的心理辅导,成为科室护理队伍的“主心骨”,被评为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

她的“狠”,是不做成功决不罢休。经历数十年的临床与教学实践,李亚洁渐渐意识到,护理学想要更快发展,必须要加强学科建设,建立硕士点、博士点。2005年,李亚洁第三次申请成为博士生导师。这一年,不幸骨折的她坐着轮椅到了答辩现场,却坚持站着答辩。“护理学要发展,必须要培养博士。”“国外早就先行一步了。”她据理力争,情绪激动时眼含热泪,最终获得全票通过,成为华南地区第一位护理学博士生导师。

四代师徒传承初心

5月11日,李亚洁和学生、南方医院护理部主任周春兰,护士吴艳妮、邓师思等四代师徒共同出现在颁奖仪式现场,追忆从业初心。周春兰说,李亚洁的引领推动对广东护理教育和护理行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李亚洁是新中国护理专业发展和护理学科建设的亲历者、参与者和主要推动者。她培养出百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如今活跃在护理临床和教学的一线。

对学科发展的重视,源于她早期的经历。1993年,李亚洁作为护理领域的高级访问学者赴美交流7个月,是国内最早出国访学的护理专家之一。交流期间,她看到了国内护理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一是专业程度,美国的执业护士能给病人下诊断、指导用药,像半个医生;二是护理理念,美国护士会与病人换位思考,甚至帮助临终病人制定关怀计划。”这在当时国内护士行业中是新鲜事。另外,美国分层次的护理教育、终身教育等,也给李亚洁留下深刻印象。归国后,她下决心要把国内护理学科搞上去。

许多开创先河的探索,李亚洁都是“试水者、引路人”。她坚持让中专学历的护士参加高中文化补习班。临床上,她要求严格,每天抓护士们的基本功。“不要脱离病人,不要眼高手低。”她的学生、南方医院呼吸科护士陈媛说,老师的教导至今言犹在耳,“李老师事无巨细,教做事,也教做人”。上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李亚洁和同事投入护理教学改革,编写了国内第一部《护理管理学》教材,并在国内率先尝试采用模拟无菌手术间进行仿真外科教学,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内科护理教学。

她还是国内专科护士培养的推动者。早在2001年,她就与南方医院肾病中心联合培养肾脏专科护士。2005年,在省卫生厅(现省卫生健康委)的主导和李亚洁的积极推动下,我校与香港理工大学启动了全国第一个专科护士研究生课程班培训项目,走出了粤港护理合作的新路。

李亚洁(右一)为新晋护士授帽

周瑾:把职业当成热爱的事业干

周瑾,我校中西医结合医院护理部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她以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技术挽救众多患者生命;她用学科前沿知识,做好全院教学培训工作;她深入防疫第一线,分批次调度5294人次。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白衣天使和共产党员的神圣誓言。

来源:中西医结合医院

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

扎根临床27年,周瑾早就练成了一名业务、科研“两手硬”的“全能选手”。作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负责人,她秉持“护士要终身学习与时俱进”的理念,积极参与临床实践,每年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三级查房30余次,帮助临床解决护理难题。同时,她还坚持持续改进理念,紧紧围绕专科发展,从质量安全入手,以问题为导向,运用现代医院管理工具,推行精准质量管理,建立护理质量数据库。她修订编撰了《护理核心制度及应急预案》等系列制度;实行无惩罚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管理;严格把控护理的主要指标、关键环节、重点病人等。成立十大专项质控小组,以督导引领质量管理。

她担任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副秘书长,并在14个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任职;每年承办多项省级、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学术会议,邀请省内外护理专家60余名进行专题讲座,辐射全省40个地市;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省市级课题13项,专著10部。

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绘本主编”

周瑾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日常工作。2022年3月,她主编的中医药文化绘本《儿童识本草》走进小学校园,受到了学生们的热捧。该书作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成果之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中医药文化儿童绘本。

她注重将中医特色运用于临床。为提升全院护士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她组织拍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十八项》视频,带领全院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50余项,仅2022年医院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20余万人次。为适应临床教学需要,她带领团队编写《肿瘤中医护理适宜技术》(人民卫生出版社);还主持开展花式八段锦、本草印画等系列活动,并被学习强国平台刊登。

工作之余,她带领团队积极参与“名医广东行”“大医精诚——中医名家走基层”公益活动,参加义诊40场次,健康指导8000人次,为4000人次进行中医适宜技术培训。她积极推动“互联网 护理服务”走进家庭和社区,充分发挥中医护理的优势,将护理服务工作延伸,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在全省范围内起到了示范作用。

带领团队乘风破浪的“大姐姐”

周瑾不仅自己是科研能手,同时注重团队的科研工作;组建护理科研小组,带领全院护士在科研课题、学术论文、专利技术等方面潜心研究,鼓励临床护士开展护理科研,全院护理科研论文逐年增加,获得多个市级以上奖项。

周瑾重视护理团队建设,将医学人文理念与医院传统文化精髓紧密结合,探索培训新方法,打造了一支有归属感、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护理团队。她在全院推行并开展“护世界”线上培训、岗位技能大练兵、护患沟通情景剧比赛等,多方式提高护士临床护理能力。同时在医院推行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制定规范化培训实施方案,开设静疗门诊、中医护理专家门诊等,提升医院护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及职业成就感。

为缓解患者住院难问题,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床位周转次数和利用率,周瑾在2014年率先提出成立床位调配中心,实行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优化了医院医疗资源调配和利用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

工作中的周瑾(左一)

杨硕:我为我的工作感到骄傲

今年“五一”期间,我校珠江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组长杨硕又是在值班中度过。他所在的icu是珠江ecmo救治中心,每天都要备班,24小时待命。

近日,2023广州庆“5·12”国际护士节暨广州百名好护士颁奖典礼举行,杨硕被评为2023年“广州好护士”。

来源:珠江医院 39健康网

作为重症救治“终极救命神器”,ecmo对抢救危重病人至关重要,但其操作技术复杂、难度大,杨硕是医院里熟练掌握ecmo技术的资深护士之一。

5月1日下午三点,杨硕接到任务,要在半小时内准备完毕,拉上ecmo转运物品,驰往佛山三水援救一位心梗患者。当天四点半到达现场,杨硕以最快速度完成管路预冲,默契地配合着医生,快速完成了ecmo上机治疗。随着ecmo的启动,心梗病人的呼吸与血液开始体外循环。杨硕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护仪,小心护理患者,忙到晚上八点半还没吃饭。就在他返回广州的路上,九点多又接到任务:广州市海珠区医院一位病人肺栓塞,急需ecmo救命。“只能让医院当班护士暂时顶上,肺栓塞如果不及时抢救,可导致肺永久性破坏,严重者由于没有足够的氧气,还可能造成其他脏器损伤。”好在杨硕带着辅助设备赶到时,ecmo已经顺利运转起来,他马上接手完成剩下的工作。上机平稳运转后,将患者转运回珠江医院进行手术取栓,这一天连轴转,杨硕从医院忙完回到家,已经是次日凌晨三点半。

杨硕于2015年毕业至今从事icu护理工作八年了,他表示,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尤其在危急重症病人护理方面,容不得半点马虎大意,翻身、搬仪器、患者俯卧位等很多都是重体力活。“在icu当护士,特别是参与ecmo中心的救治,更能展现男护士的作用,争分夺秒抢救,应急反应速度,这些都是我们男护士的优势。我为我做的工作感到骄傲。”

要想成为优秀的icu护士,需要不断获取新的知识,巩固自己的专业技能。2018年,ecmo机器第一次在科室亮相,杨硕对它就产生了浓厚兴趣,花了很多时间钻研。如今他掌管着三台ecmo,对它们的“脾性”了如指掌。如果机子出现故障,一般不需要拨打工程师的电话,杨硕就是专业的技术顾问,总能找到办法解决。

icu里的病人动不了,也说不了话,昏迷者甚至感知不到疼痛,病人的所有吃喝拉撒都是靠护士。“在这里,我们不只是一名医护人员,更是患者的‘直接代言人’。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痛苦,比如术后伤口痛或做了气管插管,同样需要给予镇痛镇静处理。”杨硕说,身处icu可以看到人情冷暖,面对生死抉择,一念之差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命变化。他说自己绝不后悔选择了护士职业,反而非常敬畏这份工作。

平日里喜欢钻研的杨硕还发明了普适型的ecmo 转运车架并投入临床使用。以前转运至少需要6个人,现在一个人就可以推着车子走,大大节省了人力。

杨硕

王根群:做有温度和深度的护理人

王根群,我校第三附属医院神内康复全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二十年。她被评为2013年广东省急诊专科护士及优秀学员、2021年广东省第十二届教育护士。她临床科研两手抓,近三年来主持课题4项,发表论文4篇,参与专利发明1项,先后多次获得院内优秀护理组长、优秀护士、先进个人的殊荣。

来源:第三附属医院

生命至上,做有温度的护理人

王根群深知,当她换上这一袭白衣,就要以护士的责任感倾尽全力帮助患者,帮助他们解除病痛。刚毕业在内分泌科时,她接触到很多糖尿病足患者,足部的伤口大多发黑发臭,她承担起了每天给病人足部伤口清洗和浸泡的工作。曾经有一位没有家人陪护卧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所有护理都要依赖护理人员,只要她一上班,就准时每天下午给患者擦身换衣服。出院的时候,她收到患者的表扬信,称赞她对待患者“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在急诊科工作的日子里,在三伏天接到120出车,她拎着几十斤重的急救箱和同伴爬了9层楼梯抢救一名老年患者,前后一小时的抢救让她汗如雨下,即使汗水沿着额头滑入双眼,她仍强忍着痛闭着眼睛进行抢救,不敢停下正在胸部按压的双手。

她曾经用自己的专业成功抢救了一名鼻咽癌晚期咯血突发窒息的患者,紧急时刻,她就地取材,果断用一根大号针头刺入患者环甲膜处,使患者成功获救,家属由衷地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深耕细作,做有深度的护理人

2002年,王根群卫校毕业,南下广州开始了护士职业生涯。初到广州的生活是艰苦的,她从助理护士做起,为病区患者进行悉心的生活护理。她深知,只有不断地学习、加倍努力,才能紧跟护理发展步伐,为患者提供精准的护理服务。为此,二十年来,她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白天照顾患者,下班拼命学习。多年的坚持,她从一名中专生一路提升学习,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从一名初涉职场的小护士成长为资深的专科护士。日积月累的努力让她被大家认可,她说:“当手中捧着沉甸甸的毕业证书时,当一篇篇文章见刊、一项项课题被立项时,当一位位患者康复出院道感谢时,一切都值得!”

王根群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胡彦锋:做时间的朋友

与胡彦锋教授的专访约在中午,这是上班族宝贵的休息时间,外科医生由于手术常常持续并跨越中午时段,他们也习惯了“午而不休”的工作常态。这种工作时间观念,从我一进胡彦锋教授办公室的门就感受到了。一走进他的办公室,桌上电子闹钟大大的显示屏扑面而来,数字异常清晰,一进门,一眼就能看见,每闪动一下,似乎都在提醒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他说话的语速很快,语言铿锵有力。偶尔在院子里遇到他,也是步伐匆匆,当他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宣丽:小小的种子,开出大大的花

很多80后出生的人,应该在小时候都看过当时tvb剧场热播的《鉴证实录》,它曾点燃了很多人的从医梦想,宣丽就是其中之一。小小年纪的她,就感觉当医生很酷,女医生更酷。父母知道她的想法后,很是支持。一路怀揣着这个梦想,她跨入医学大门,又来到南方医院血液科。她说,其实在成为刘启发教授的研究生之前,她对血液科专业并没有太深入的认识。但也不知为什么,越学越喜欢,越学越入迷。我想,一名学生对学科和专业越来越深入的热爱,...

【更多】

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