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六期(4月15日)第四版-j9九游会官网

 2023年第六期(4月15日)第四版-j9九游会官网
|

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23年第六期(4月15日)第四版

时间:2023-04-15     编辑:黄瑶   点击:次
新闻摘要:热心科研的他们,拿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入场券近日,中德科学中心公布“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选拔结果。我校南方医院博士研究生黄依瑶与珠江医院博士研究生王晖迪成功入选中国代表团,将赴德国林岛参加第72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交流。广东省内仅有3人入选本届大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联合会共同组建的中德科学中心,每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挑选30名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其...

热心科研的他们,

拿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入场券

近日,中德科学中心公布“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选拔结果。我校南方医院博士研究生黄依瑶与珠江医院博士研究生王晖迪成功入选中国代表团,将赴德国林岛参加第72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与诺贝尔奖获得者面对面交流。广东省内仅有3人入选本届大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联合会共同组建的中德科学中心,每年在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挑选30名优秀博士研究生,资助其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黄依瑶和王晖迪经过学校推荐、学术委员会审批、专家函评、会评及德国专家面试等多轮选拔,从全国生命科学专业的博士中脱颖而出,拿到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入场券。

来源:新闻中心 南方医院 珠江医院 研究生院

黄依瑶:追求真知无坦途

黄依瑶目前是我校2021级博士研究生,本硕博均就读于我校。本科期间,她就对医学课程和医学问题充满好奇心,在校期间积极参加课程学习及课外实践活动,并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本科毕业后,对科学问题的好奇和探索,让她选择继续留在母校攻读硕士,并在导师郑磊教授的引导下开始了她的科研生涯。

团队力量开辟研究新领域

郑磊团队一直以来紧跟科学研究热点,拥有前瞻性的选题眼光。作为国内几个最早开始细胞外囊泡研究的实验室pi之一,郑磊指导黄依瑶开始了针对细胞外囊泡的研究。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是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机体细胞释放的微小囊泡。evs由来源于分泌细胞的磷脂双分子层及其内包裹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组成。这些小囊泡就像是机体内的转运车,可以通过在细胞间以“送快递”的方式转运和传递生物活性大分子,从而发挥广泛的生物学调节功能。

evs研究当时面临着很多的挑战:受到evs极小的尺寸限制,evs的分离和鉴定方法均有待优化和标准化,即使在完成evs提取分离之后,如何检测evs并探索evs在疾病中的调节作用也面临方法学上的限制。

黄依瑶和博士师姐唐月汀是当时实验室中最早开展evs研究的成员,她们通过积极查阅文献,与国内外学者沟通联系,与导师及时讨论,克服了种种限制,成功完成了evs分离的方法学摸索,并初步探索了evs对肿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表型的调节作用。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依瑶与唐月汀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论文两篇,其中一篇evs提取学方法比较的文章已累计被业内引用超过300次,得到了研究领域的广泛认可。

国际化合作携手科研创新

在导师开放性思维的引领和影响下,黄依瑶在硕士毕业后加入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evs研究领域专家kenneth w. witwer教授的实验室,继续开展研究工作。经过文献挖掘和与witwer、郑磊的讨论,黄依瑶和团队成员发现,作为造成严重社会负担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ndds)的详细发病机制目前仍有待探索,临床上也缺乏ndds的早期诊断工具;尽管当时已知evs可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和病理调节过程,但evs在机体内对于ndds的调节作用尚不明确。基于研究领域的需要和前期积累,黄依瑶在两位导师的指导下,开始探索evs在ndds疾病包括阿尔兹海默症和han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中的生物学作用。

为了研究evs在ndds中的调控作用,黄依瑶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从大脑直接分离来自中枢神经系统特异性evs的方法。这是一个非常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方法,在文献调研和合作者的初步培训下,她优化了前期发表的脑组织evs分离方法,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行业内高水平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isicles上阐述了自己的新方法。之后,她将该方法应用于临床队列,发现了多个由evs携带的ndds调节通路重要生物大分子,于2022年发表论文两篇。

她在ad领域出色的工作得到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the richman family precision medicine center of excellence in alzheimer’s disease的关注和宣传,在han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相关神经认知障碍)方面的研究也以主要研究者的身份获得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资助的两项科研项目。

梅花香自苦寒来

在国内外研究实验室工作的时间里,黄依瑶得到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交流和讨论研究成果的机会。在两位导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她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多次在会议上代表课题组介绍科研进展,与世界各国科学家交流互动。她曾经比较内向和害羞,对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英语口语不够自信,但是导师的鼓励和支持,让她意识到学术交流的价值在于传播自己的想法,促进科学的进步,而不在于表现形式。体会到分享和交流带来的快乐和进步后,她积极把握各类学术交流机会,也因为在现场优异的表现多次获得会议口头汇报和优秀论文奖项。

迎风奔跑向未来

黄依瑶的两位导师均是国际细胞外囊泡学会(isev)骨干成员,郑磊同时是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细胞外囊泡研究与应用专业委员会(csev)的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她有机会参与协助了许多中国和国际细胞外囊泡协会相关工作,包括协助主办csev年会、协助主办isev workshop、担任csev和isev年会主持工作、参与业内指南性文章编写和审稿等。

这些经历进一步锻炼了黄依瑶的组织和表达能力,也让她从共事的专家老师身上学到了更多。而在实验室和生活中,她乐于与同事同学朋友分享交流,热爱生活,鼓励每一位成员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团队成员一起为建立健康快乐的实验室氛围而努力。

对黄依瑶而言,回到母校攻读博士学位的过程,可以帮助她成长为一名更加独立的科学家。科学研究生活让她深切意识到了自己非常享受发现和探索新研究项目的过程和乐趣。“等风来不是我的风格,迎风跑才能够把握住更多的机遇”,她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一直追求着这个准则,将永远带着探索未知的精神,积极进取,和团队成员一起继续努力,为人类抗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做出积极贡献。

黄依瑶和郑磊教授(左)kenneth w. witwer教授(右)

王晖迪: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王晖迪是我校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2021级博士研究生,其导师是何彦教授,研究方向为肠道微生态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研究。王晖迪成功入选的背后,是其热爱科研并为之投入所有时间与精力,埋头钻研课题,持续学习与探索。

目前,王晖迪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journal of neuroinflammation,microbiology spectrum,brain behavior & immunity等期刊发表sci论文6篇,获得多次奖学金及“优秀研究生”等荣誉称号。他在广东省卒中学会第五届学术年会征文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获得广东省医学会第三次脑血管病学学术会议征文优秀论文奖;获邀参加今年3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addiction & psychiatry”国际学术会议作口头汇报,并获得南方医科大学国际学术会议项目资助。

坚守热爱科研的赤诚之心

王晖迪是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五年制专业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了神经病学专业,在2018年考研中以初试及复试第一名的成绩,成为我校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一名专业型硕士,师从尹恝教授。

专业型硕士注重临床能力培养,日常临床任务重,但王晖迪对于科研的热爱从未淬灭。在保证完成临床任务的前提下,他竭尽所能抽出时间去实验室,常常起早摸黑,在早交班前1-2小时、午休及晚上的时间到实验室做实验、阅读文献。

对王晖迪而言,由于前期缺乏系统的科研能力及科研思维锻炼,在科研道路上迈出第一步尤其艰难。

对生命科学十足的好奇心支撑着王晖迪克服各种困难,勇往直前。缺乏实验技能课程,他就去“蹭”各种学术型硕士的课堂;基础研究需要精通各种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他就“缠着”师兄师姐,向他们请教学习实践操作及经验;科研立题及设计需要敏锐的科研思维,他就挤时间参加各种学术讲座、学术会议、国自然辅导等,把握每次学习机会,认真听讲并做笔记。

王晖迪深知,做好的科研需要大量的沉淀及时间积累。在科研领域,硕士短短的三年时间只是起步阶段,掌握的科学知识及实验技能只是皮毛,科研思维需要更进一步的锻炼。为了更深入地学习与钻研,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继续读博,2021年通过申请进入珠江医院检验医学部,成为了一名学术型博士。

王晖迪认为,他的万里长征科研路才刚迈出了第一步。他专注研究肠道菌群与神经病学,每天阅读文献了解相关领域的发展,时刻保持对科研的好奇心及对科学问题的敏锐性,同时保持充足动力,期待在科学界留下自己的足迹。

坚持锻炼提高英语能力

科学无国界。为了能与国际同行前辈进行学术交流,学好英语变得十分重要,锻炼口语成为了王晖迪的生活日常。

王晖迪经常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时刻把握与外国友人交流的机会,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他在2015年学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评估时,报名参加了接待外宾的志愿者,并获得“优秀志愿者”称号。

2017年,王晖迪报名参加了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医疗点医疗志愿者。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对每一位患者全程英文问病查体,并默默记下来那些英文表达不到位的地方,查阅资料加强学习。在这次经历中,他结识了一位来自爱尔兰的外国友人,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与他保持沟通交流。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王晖迪的座右铭。在科研道路上,既要有远大的梦想,以国际领先前沿为目标;也要有着“甘坐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耐心,踏踏实实做科研,埋头钻研。王晖迪正朝着梦想的方向,继续书写着在南医大的精彩故事。

王晖迪(右)与导师何彦教授(左)

我校评出5个2022年优秀公益项目和10位优秀志愿者

南医讯 (文/李培盈 林晓怡 图/陈佳荣 董子彦) 4月2日,由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办的2022年优秀公益评选活动在顺德校区召开。大会分两场,分别为优秀公益项目答辩与优秀志愿者答辩。

在优秀公益项目答辩中,10名入选的优秀公益项目负责人依次进行了精彩展示和答辩。“全民来急救--致力于搭建院前急救互联平台”项目始终以“把握黄金四分钟,提升全民援救力”为宗旨,致力于向全社会推广基础急救知识和技能,让更多人掌握实用的急救知识,为突发情况的及时解决保驾护航。南方医科大学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队“疫方有难,南方支援”项目自疫情以来积极协助学校防疫办公室,组织全校师生及教职工家属进行疫苗注射和核酸检测工作,参与活动志愿者共计10000余人次,总志愿时40000余小时,为疫情期间师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在优秀志愿者答辩中,15名志愿者分批进行了线上、线下的展示和答辩。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陈润凯谈到,自己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时累计430小时。无论去敬老院、在图书馆值班引导,还是参与“全民来急救”项目管理层工作、传授志愿服务经验,都让他对团队协作精神有更深的理解。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雷涛谈到,身为“全民来急救”项目队长和负责人,他曾支援抗疫、前往贫困区支教、参与迎新会场布置、联合基层党建中心进行科普宣传工作,在活动过程中他不仅对人生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深刻感受到助人为乐的幸福感。

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林文杭谈到,身为优秀团员、防疫优秀志愿者,他曾参加夏令营、迎新、寒招、乡村振兴等志愿活动,在志愿服务中感觉到被需要是一种幸福,他还逐渐认识到自己身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卫生管理学院2021级公共事业管理(医院管理)专业潘慧谊谈到,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的志愿时长达703小时,她的志愿宣言是“志愿路上有i不孤单”,这一宣言始终贯穿于她的行动中。她曾参与迎新志愿服务活动,并多次担任校外志愿活动负责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她逐渐学会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社会,培养了更强的社会责任感。

展示和答辩环节结束后,活动评选结果公布。“全民来急救——致力于搭建院前急救互联平台”“疫方有难,南方支援”“图书馆志愿者长期值班活动”“二临心原‘和尊老相约,与爱老同行’”“南方医科大学励学社‘童年一课——云教室’”5个项目获评2022年优秀公益项目。潘慧谊、陈润凯、林文杭、吴轩、陈思竹、陈乐恬、雷涛、张馨予、骆文琦、罗俊杰获评优秀志愿者。

校青协2020级主席、校团委志愿服务部部长钟涛,顺德区星宇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服务发展部主任潘富强号召大家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争做优秀公益的倡导者、建设者、奋斗者,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

大学生抗疫志愿服务队项目展示

第八届“南医最美声音”科普讲解大赛精彩上演

南医讯 (文/毕振宇 张璐钰)4月2日 ,在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广州科普联盟的指导下,由校团委、校科研院主办,人体科学馆科普基地、校科普教育协会承办,校“医鸣警人”社会实践团队协办的第八届“南医最美声音科普讲解大赛”决赛举行。比赛涵盖了从大一新生到在读硕士研究生,14个学院25个专业的75位参赛者激烈角逐,脱颖而出的15位决赛选手为现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科普视听盛宴。

本次大赛由预赛及决赛两个部分组成。预赛采用自主命题的方式,要求根据“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主题自行确定科普内容。决赛赛制包括自主命题讲解和随机命题讲解两大部分。

比赛历经半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第一临床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吴赛妮、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2022级医学检验技术吕家杰荣获一等奖。第二临床医学院2020级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张玥、叶志伟、康松云,第一临床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窦培宁荣获二等奖。外国语学院2022级英语专业姚婉婷、第二临床医学院2021级临床医学(卓越创新班)迟誉,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赵昕然、2021级临床医学五年制肖云志,口腔医学院2022级口腔医学五年制鄢肖东,公共卫生学院2022级预防医学张霁、2021级应用统计学周璐,第一临床医学院2022级临床医学五年制刘曜恺,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2022级医学检验技术严瑞荣获三等奖。检验与生物技术学院2022级医学检验技术吕家杰同学以网络投票2714票名列第一,获得“最佳人气奖”称号。

以刘新明教授为组长,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主任欧阳钧,广东科学中心办公室外事主管、广州科普联盟秘书处项目主管黄寅,卫生管理学院李贝,通识教育学院欧薇,科普教育协会首届主席、南方医院整形外科李烨,广州市优秀科普使者、南方医院整形外科姜文清等组成了评委团。

欧阳钧、刘新明、欧薇等专家评委对参赛选手科普内容的严谨性、专业性、准确性等角度给出了点评和指导意见,对选手的选题及表现给予了高度评价,希望大家通过比赛个人能力有所提升、个人发展有所获益。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胡彦锋:做时间的朋友

与胡彦锋教授的专访约在中午,这是上班族宝贵的休息时间,外科医生由于手术常常持续并跨越中午时段,他们也习惯了“午而不休”的工作常态。这种工作时间观念,从我一进胡彦锋教授办公室的门就感受到了。一走进他的办公室,桌上电子闹钟大大的显示屏扑面而来,数字异常清晰,一进门,一眼就能看见,每闪动一下,似乎都在提醒时间的流逝和变化。他说话的语速很快,语言铿锵有力。偶尔在院子里遇到他,也是步伐匆匆,当他从你身边走过的时候,...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宣丽:小小的种子,开出大大的花

很多80后出生的人,应该在小时候都看过当时tvb剧场热播的《鉴证实录》,它曾点燃了很多人的从医梦想,宣丽就是其中之一。小小年纪的她,就感觉当医生很酷,女医生更酷。父母知道她的想法后,很是支持。一路怀揣着这个梦想,她跨入医学大门,又来到南方医院血液科。她说,其实在成为刘启发教授的研究生之前,她对血液科专业并没有太深入的认识。但也不知为什么,越学越喜欢,越学越入迷。我想,一名学生对学科和专业越来越深入的热爱,...

【更多】

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