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晚,博雅书院博雅讲堂第二十二讲在顺德校区国际会议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晓平担任主讲人,讲座主题是“道德哲学与人生境界”。讲座由博雅书院执行院长王黎主持,300余名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陈晓平就用幽默的语气将现场的气氛调动了起来,针对“道德哲学与人生境界”这个话题,他引用生动有趣的日常生活的例子,告诉在场师生道德哲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他指出:“道德是个我们熟悉又陌生的概念,也是个很难讲透的概念。学习道德哲学最直接的功能是提高人生境界。”
接着,陈晓平主要从道德哲学的研究对象、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境界说的形上学基础以及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关系四个部分展开讲座。
他指出,道德哲学是研究道德评价和道德辩护的问题,道德问题则是与他人利益或社会公共利益相关的问题。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道德哲学,陈晓平还将道德哲学与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吃饭、穿衣等问题联系起来,在理清了“道德评价”、“道德辩护”、“道德冲突”、“终极冲突”等概念的同时,也引发了在场师生对“什么是道德哲学”这一问题的思考。陈晓平认为,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大的道德问题是“我应该成为一个怎么样的人?我应当怎样生活?这个最大的道德问题就是人生观或价值观的问题。”
陈晓平引用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的观点,讲述了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四个境界由浅入深,代表了不同层次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处于“自然境界”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处于“功利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为利”的;处于“道德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为义”的;处于“天地境界”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处于“道德境界”的人被称为“贤人”,处于“天地境界”的人被称为“圣人”。“贤人”和“圣人”二者结合,便是古人所称的“君子”。“君子”对应处于“功利境界”和“自然境界”的“小人”。陈晓平借用冯友兰著的《新原人》中提到的“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一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告诉大家“人生的意义取决于他对周围环境及其中事物的觉解,觉解愈深,其意义愈大。”
此外,陈晓平还指出,“冯友兰的境界说是以其特有的形上学体系为基础的,他的形上学体系是以‘空灵’著称。”所谓“形上学”,便是指研究中最抽象的那部分。“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理”是冯友兰的道德境界的形上学根据,而“尽人之理或尽人之性,是最根本的道德原则。”
那么,什么是“人之性”呢?在冯友兰看来,“人之理”、“人之性”其中两个重要因素是理性和社会性,但陈晓平认为还要加上一个“动物性”——因为人是有理性和社会性的动物。
此外,陈晓平还简单介绍了“道德境界”与“功利境界”的关系——“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的关系正如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后者依次是对前者的扩展;用黑格尔的话讲,后者是对前者的扬弃,而不是简单的否定。
讲座最后,陈晓平与在场学生进行了提问互动。大家踊跃举手,纷纷就安乐死、道德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请教。陈晓平则用幽默而富有哲理的语言,结合当今社会的诸多现实例子,耐心回答,使在场师生受益匪浅。同时他还补充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的不同,儒家“仁者爱人”,是“道义论”;墨家“兼相爱,交相利”,是“功利主义”。
此次讲座,陈晓平深入浅出的讲解,把高深莫测的“道德哲学”讲得通俗易懂,使在场师生在了解了许多新概念的同时,也受到了不少启发,从而使得大家能够在道德上更为清醒,在心态上更加淡定,在生活中更富有情趣和内涵。
主讲人简介:
陈晓平,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荣获广东省高校教学名师称号。兼任中国逻辑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分析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冯友兰学术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在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作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科学哲学、语言哲学、道德哲学、心灵哲学和中国近现代哲学等。已发表专著五部,学术论文25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