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十七期(11月15日)第三版-j9九游会官网

 2023年第十七期(11月15日)第三版-j9九游会官网
|

投稿信箱:xcb@smu.edu.cn

联系电话:020-61648099

校报

您现在的位置:

2023年第十七期(11月15日)第三版

时间:2023-11-15     编辑:黄瑶   点击:次
新闻摘要:南医人赵克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为进一步创新党史、校史学习形式,学校成立了“口述校史”学生采编团队,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学生对学校知名老专家、老校友进行专题采访,聆听他们在学校的治学经历和报国事迹,引领师生知史鉴往、启迪未来。今年是建校72周年,我们将首批口述校史整理形成【南医人】专题系列,让我们跟随前辈的脚步,追忆学校发展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南医人

赵克森: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不忘初心,方能行稳致远;不忘本来,方能开辟未来。为进一步创新党史、校史学习形式,学校成立了“口述校史”学生采编团队,党委学生工作部组织学生对学校知名老专家、老校友进行专题采访,聆听他们在学校的治学经历和报国事迹,引领师生知史鉴往、启迪未来。

今年是建校72周年,我们将首批口述校史整理形成【南医人】专题系列,让我们跟随前辈的脚步,追忆学校发展历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感悟南医人的初心使命。

作者:柯佳 黄瑶

来源:党委宣传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 校团委

人物简介

赵克森从事休克、烧伤、微循环研究六十余年,是我国著名的病理生理学家、休克微循环研究的奠基者和国际休克学会联盟(ifss)创建人之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休克微循环实验室。他是全国模范教师、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总后勤部科学技术一代名师、全军院校优秀教员,历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理事、国际休克学会联盟理事等。他曾获第四届世界微循环大会奖、优秀科技人才建设伯乐奖、中国微循环学会终身成就奖、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三总部育才奖金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发明四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多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赵克森教授

“为军服务是我一生的奋斗目标”

赵克森1959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便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医学院(南方医科大学前身)工作。1962年随着单位转回军队而参军入伍,成为一位年轻的中尉教员,自此为军服务成了他几乎一生的奋斗目标。

他多次跟随考察组到部队了解基层的医疗卫生状况,在考察中搜集到许多资料充实教学工作,是几十年来我军防治战伤休克的经验总结。他曾到大连小平岛和湛江麻斜军港,了解海军战士在大风大浪中的战斗生活和卫勤保障工作。在部队的考察中,他搜集到许多很好的资料充实教学,如我军从卫生员开始到医助和医生,均需训练四大技术(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把这些内容补充到病生课程休克的章节中,阐明休克的机制和防治,很有针对性。

在荆江大堤防洪的时候,针对战士们如何解决夏季饮水和补盐的问题,他了解到某师每人带着二瓶矿泉水和一包咸菜上堤,全师没有一个战士死亡,守住了荆江大堤,这也成为了他在大学课堂上为同学们讲述脱水和水盐代谢紊乱的防治方法之一。

“我们从事的是伟大的事业,追求的是伟大的梦想,取得的是历史性的成就。”赵克森说。

“一生中的两条曲线”

“科学研究的工作没有终点,教学规律的探索没有尽头。只要工作需要,在有生之年我愿为实现中国的强国之梦继续工作、奋斗不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赵克森说。

1982年,赵克森考取世界卫生组织(who)奖学金,留学加州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二批赴美留学生。在美国,房租是主要的日常支出,每月租金需用掉生活费的一半。为了节省开销,他早上去超市买临近过期的面包,自己制作午餐和晚餐。

在导师benjamin w.zweifach教授(当代微循环之父)的指导下,他发表了多篇论文,后来渐渐发展出自己的团队,在微循环与休克的科研领域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当时,身边的许多人劝他学成后留在美国,可他丝毫没有动摇回国的念头,只想尽快地完成学习,回去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在80年代,国内是没有计算机的,但在美国全部都是计算机。我导师的实验室在美国要申请基金,他们申请的是高血压的项目,但是我是研究低血压和休克方面的,所以在5天的实验中,有一天他们会不做实验让给我做,再加上周末的时间。在国内,我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仪器,于是我把仪器主要的面板都画下来,然后去问工作人员哪个开关是开什么的,应该先开什么后开什么。就用这样的一些方法,在别人休息的时间,我在那独自做休克的实验。”赵克森说。

经过加州大学的培养以后,赵克森研究的深度有了明显的进步,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奠定了他“一生中的两条曲线”。

“我所说的‘一生中的两条曲线’,其中一条是如果休克到了顽固性的时候,血压不断地下降,为什么不断下降,为什么这个时候给升压药物血压不上去,能上去就能抢救过来;第二条就是看微循环的血流,血流不恢复现象,叫no reflow,为什么不恢复。我一生就做这两条曲线,就是要做到最后研究出办法。”赵克森说。

“教育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个老师的天职,怎样才能教好一堂课,这是赵克森一直在思考和钻研的问题,他认为每一堂课都要像一场演出一样非常生动,创新是所有艺术的共性的评判标准,如果要把教学提高到艺术水平,也需要创新。赵克森主编出版了《病理生理学》《休克的细胞和分子基础》等教材,提出“知识二次加工”、实现“教学创新”等新概念,将教、医、研结合,把书本知识结合基础理论,联系实际应用,添加科研进展,加以概括和提炼。

“创新是大学教育的灵魂,教育是一门艺术,教师是塑造人才的艺术大师,‘知识’是教师手中进行艺术创作的画笔,要使每一节课都成为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教师既要尊重教材原著,也要有个人的见解,写成‘分镜头’的‘剧本’,成为既是‘编导’又是‘演员’的老师,在课堂上表达出来。”赵克森说。

教学达到艺术境界需要多年的积累和奋斗。他总结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发表了“论教学艺术”“把课堂教学提高到艺术境界”“贯彻启发式,加强智力开发”等多篇教学论文;提出关于启发式教学的六环节,即引出问题、分清层次、突出重点、用好媒体、加强互动、做好小结。他主持的“教学科研结合,加快学科发展”教学研究课题,获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教师的讲台上,赵克森一站就跨越了半个多世纪,对于教师这个职业倾注了毕生的心血。他不但将教学方法无私地教给青年教师,而且始终注重青年教师师德师风的培养,并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他授课方法的创新使学生不仅对讲课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其表达方式也使人耳目一新,在充满逻辑推演的过程中,调动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

“你可能已经几十甚至上百遍地讲授了课程内容,但想想台下的学生也许一辈子只有一次机会听到这堂课,你就没有理由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丝毫的懈怠。”他说。

“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我是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壮大成长起来的一名普通大学老师。多年来在高等教育的战线上,做了一名老师应该完成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教师生涯中,值得称道的是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学生群体,并有幸成为这个大时代建设的参与者和国家苍天巨变的见证者。”赵克森说。

2019年,赵克森向学校校史馆捐赠了“红细胞跟踪相关仪”,这是校史馆搬迁新址后收到的第一件实物展品,他还向校史馆“南医文库”捐赠了6册主编的中外文著作。1985年,赵克森从美国引进了这台“红细胞跟踪相关仪”,使我校“休克微循环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第一家能准确测定100微米以下小动脉血流速度的单位,用其完成的理论研究先后获得多个奖项。

谈到对同学们未来发展的希冀,赵克森给予了厚望:“希望同学们能够立足祖国、放眼世界,在学习生活中要继承部队的传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更要明确自身目标,并坚持长期奋斗。学生在大学的建设当中是重要的力量,一个好的大学,应该有好的老师,更应该有好的学生。我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成为有抱负的南医人,共同把南方医科大学建设好。”

丁彦青: 从医执教50年,利他为先,成人达己

如果将所有的医学学科比作一棵大树,“树冠”是各临床学科,“树根”是基础医学,那么病理学就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树干”,被誉为连接基础与临床两者的“桥梁”。

“病理学是一个介于临床和基础之间的‘桥梁学科’。在临床上,病理诊断决定临床的治疗,是疾病的最终诊断,临床医生根据病理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施治,是医院最有权威的‘最后发言人’。”丁彦青教授说。

病理学的平台的“利他”属性,不仅体现在科研领域,与其他任何学科产生的交叉领域,都是科研创新容易出成绩的重要合作领域。可以说,“利他”是病理学科的发展真谛,而这也是丁彦青50余年从医执教生涯的重要人生启示。

作者:柯佳 李香

来源: 党委宣传部 南方医院 党委学生工作部

丁彦青教授

带领学科勇攀高峰

“在病理学领域,本身就是高标准、严要求,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取得的这些成绩,一切只是常年坚持‘高’和‘严’的水到渠成而已。”丁彦青说道。

他于上世纪90年代接手学校病理学科,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探索过程,在1996年获得第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瞄准先进研究技术,坚持结直肠癌转移分子机制研究,从基础向临床延伸,取得了多个标志性成果。他带领学科深耕科研基础,抓课题、抓基金、抓成果,实现学科“尖刀战略”带动整体向上突围。

2004年学校转制后,病理学科国家基金已接近140项,名列全校第一,医科专科排名名列全国前6,转制前曾经连续6年荣获军队科技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科技二等奖,转制后又获得广东省科技一等奖、广东省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华医学一等奖等,如今的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已从原来的默默无名,发展成为国家级的明星团队。

一位病理医生的成长之路尤为漫长,而且终身学习,永无止步。丁彦青每天保持学习,常年坚持疑难病理会诊,解决诊断中的疑难问题,练基本功。病理学科坚持30多年每周一次文献报告及讨论会,全科学生及部分老师参与。讨论的内容都是国际最新前沿的顶级文献,通过无保留的分享促进学习,通过热烈讨论迸发灵感,教研同步,教学相长。学科不断进步,也得到了来自国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在全国的学术会议上,南方医病理学科的学术报告总能引起特别关注和赞许。

“夜以继日工作狂,业余生活几乎零,办公室的常明灯,飞机上的追寻者,十年磨剑有收获。” 丁彦青在学习汇报中风趣地说:“我没什么本事,但我有学科的人文团结、学科方向和青年人才三件法宝。”他用极其普通的语言,诠释了南方医科大学病理学系科学发展精神。

医疗领域甘于奉献

丁彦青长期坚持工作在临床病理诊断第一线,主持和负责病理会诊、尸解、细胞学及活检病理诊断数百万例,均无原则性重大差错,被临床医师誉为可信赖的病理医师。“因为每一次的临床病例讨论,病理医生总是在最后发言,发言之后疾病基本定型。病理诊断结果具有非常强烈的法律依据,病理报告发出去,需要保证正确性、精准性,所以它是一个可靠医学法律依据。”丁彦青说。

2003年广东等地开始爆发不明原因肺炎,在凶险的疫情面前,丁彦青主动请缨,“亲自上解剖台,找出疫情元凶”,这掷地有声的话语,表现出他的人生准则和职业操守,他成为世界首例sars患者尸体解剖者。正是这一次尸解的有力证据,排除了社会上关于这场突如其来的恶疾与炭疽、鼠疫、衣原体感染等有关的传言,并从病理上提示为病毒性肺炎,为临床治疗指明了方向。

随后,他又带领全科参与解剖了3例sars患者的尸体,经过他领衔的课题组夜以继日的研究之后,首次提出肺、免疫系统和微血管是sars病毒攻击的主要靶器官;发现sars患者汗腺和肾远曲小管存在sars病毒,提出汗腺和尿液为病毒传播途径的新观点;证实了sars患者体内存在病毒功能性受体,并提出“促炎症因子”过度表达与sars急性肺损伤及全身多器官的损害密切相关的新观点。研究成果先后发表在世界著名的j pathol和n eng j med杂志,并获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敬业精神至关重要,就是要忠于职守、兢兢业业,对工作精益求精,对技术刻苦钻研,要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丁彦青说道。

2011年,他创造性地应用“病理 ”模式及成长式服务模式,带领学科在全国率先与企业合作,创立全国第一个病理诊断中心——南方医科大学华银病理诊断中心。他还在全国率先成功研发细胞病理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为人工智能在病理学诊断领域的应用带来划时代的变革意义。

教书育人胸怀博爱

丁彦青常说,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教书育人,并和团队一道让学科不断向前超越。他先后培养了近200名病理学博士后、博士及硕士,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3人入选国家优博,很多学生都已是学科带头人,广东省病理界及相关学科带头人很多都是他的学生。

2006年,丁彦青被教育部评选为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优秀博士生论文指导教师,他不仅是年轻医师心中的偶像,更是病理学届的“爱豆”。如今,74岁的丁彦青教授已经从医执教50余年,头发花白但依然茂盛挺拔,面庞红润,笑眼盈盈,语言沉缓有力。

“认知跟年龄没有关系,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发展,所以保持终身学习最关键,要坐得下来,静得下来,永远保持自己跟外部世界的连接和畅通,每天保持头脑输入更新,你的思想就保持更新。思想的年轻才是真正的年轻。”在一场面向青年教师的励志讲坛中,丁彦青对青年学子寄语道,要学会做人,做个好人,以“真”为开始,“善”为历程,“美”为最终目标;要学会吃苦,能忍受孤独,还能享受孤独。只有埋头苦干的人,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成就事业;要珍惜眼前,打好基础,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要把握机遇,主动出击,创造机会。明智的人总是抓住机遇,把它变成美好的未来;做研究要有标志性的贡献,不走老路,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自我成长是一件安安静静的事,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需要与别人竞争,更不必在乎别人的否定。”丁彦青说。

常年的忘我工作,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很多不可逆的创伤,20年间,他连续经历6场重大手术,每天要吃30片不同药物,肾、肺等重要脏器都做过切除手术。但是一场又一场的搏斗并没有击垮他,反而更加锤炼了他的豁达、韧劲和乐观。他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病人,从他身上切除的肾脏,也被他亲手制成标本,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研究讨论。

“病痛只会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生命的可贵,时间的宝贵。人的生命长度是谁也无法控制的,唯有生命的宽度和高度可以由自身努力来改变,这或许才是生命存在的真正价值和意义。”丁彦青说。


最新文章

南医人

更多>>

【南医人】南方医院司徒博:让童趣与本真回归科学研究

作为广东人,从小又在广州长大的司徒博教授,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说跟家里人也常常是用普通话交流,这可能跟他本硕博都是在南医大完成,常年泡在南医大“五湖四海”中有关。作为一名妥妥的85后,他2020年被评为教授,2021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2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相对他的成绩,他的年龄看起来年轻;相对他的年龄,他的相貌则显得更年轻。远远走来,恍恍然还有些大学校园里可贵的青葱感。坐下来细...

【更多】

【援疆】顺德医院张伟杰:我在伽师县打开了自己医疗生涯中的新篇章

今年4月,顺德医院肝胆胰脾外科医生张伟杰作为广东省第十批援疆医疗队的一员,来到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支援工作。“从珠三角到祖国最西边,我打开了自己医疗生涯中的新篇章。”这是张伟杰在援疆手记里写下的第一句话。制定支医计划,完善科室管理张伟杰参与医疗支援工作的地方,是伽师县人民医院。这是一所县级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喀什地区人口数量排名第四的县城,承担着地广人稀的伽师县46万人的医疗保健服务。...

【更多】

视频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