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医科大学报》链接:
学校机关党员教育主题活动经验交流
牢记使命 自警自省 谋事干事
■ 科技处 赵醒村
结合会议的主题,我谈谈自己任职以来三个方面粗浅的思考,一是牢记使命,二是自警自省,三是谋事干事。
牢记使命、不辱使命是我工作的基本信念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中心工作。作为学校科技发展工作管理部门的领导,广大群众和组织给予了自己这样一个平台,我常常问自己,自己的岗位职责和使命是什么?
面对高校间激烈的科技竞争,作为科技处的处长,我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潜力、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遇,快速提升学校的科技综合实力,产出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来彰显学校的本色,为学校赢得应有的尊重和声誉。
面对学校广大专家教授需求,作为科技处的处长,我想到的是自己如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用自己的真诚、公正、无私和卓越的工作能力来赢得他们的信赖与尊重、理解与支持,共同为学校的建设发展而努力奋斗。
面对学校发展的整体和全局,作为科技处的处长,我想到的是自己如何促进学校科技工作与教学工作的结合,形成教学科研相长的发展格局,善待学生,让广大学生受益;如何提升学校科技发展对学科人才建设的支撑作用,让学校的学科人才基础更加厚实和富有特色;如何增强学校科技工作与产业发展的结合,让学校科技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中使学校变得更加富强。
这些都是职责所在,使命所系,唯有把学校的利益真正放在高于一切的基础上,把学校事业的发展作为一切思考的着眼点、一切行动的出发点,抛弃一切私利私欲和私心杂念,才能真正担当起这份责任和使命。
自警自省、不断总结是我工作的基本态度
人贵有自知之明,在领导岗位更需要有自知之明,否则,就会导致狂妄自大、自以为是、盲目决策、武断专行,给集体和单位事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伤害,唯有清醒的认识自我,不断修正自我、完善自我,才能够做到科学、理性的领导和决策,才能够引领单位事业的发展。我认为,自知之明源于自身不断地总结和时刻的自警自省。
中山大学的黄达人老校长曾说:评价一位处长是否称职,有一个标准,就是看他在上级主管部门那里是否有话语权。如果能够参与上级部门决策的讨论和制定过程,一定是出色的处长,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光靠感情的沟通就可以实现的,要融入决策圈,关键还是在于眼界和工作能力,要能够坦诚的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善于出点子,才能成为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的助手,从而实现学校工作的拓展。
我是这样理解的,学校不仅仅需要我们具有主动为学校从外部去争取资源的能力,更需要我们能够具有主动为学校从外部制造或创造资源的能力。有了这种认识和自省,让我在工作中找到了目标和方向。
谋事干事、脚踏实地是我工作的基本准则
教学和科研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归根到底,学校科技处要谋的大事、要干的大事,从工作理念上讲,就是要切实维护好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这两个中心工作;从具体任务上讲,就是要通过优质的服务、科学的管理和高效的组织,促进学校标志性科研成果的不断产出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
谋事干事,更要干成事,干成事则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实干家。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在学校任何事业发展的过程中,都不是一帆风顺,要在工作中成就一件大事,只有在困境中找出路,在逆境中想办法。再者,还要乐于并善于合作。众志才能成城,只有多个部门达成共识,齐心协力,才能为学校科技发展办成事,办成大事。
当前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思路及创新性发展
■ 财务处 王东
随着市场经济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进,高等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近几年高校普遍面临着激烈的生源、师资、设备、资金等各类办学资源的竞争。我校从部队院校转为地方院校后,经营目标、服务职能和人员结构也发生了较大改变,在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共同影响下,我校财务管理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以理念转变为指引
1、理财理念的转变。在资金保证方面,发挥财务处“聚财”的职能,做好资金筹措与融资,同时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积极拓宽其他筹资渠道;在资金效益最大化方面,树立成本观念,尝试办学成本核算。财务工作将逐步向以绩效为导向转变,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建立资源有偿使用的成本分担机制,将收入与成本相配比,谁自筹谁承担。
2、管理理念的转变。改变把日常事务和会计核算作为财务主要职能的传统观念,由“核算事务型”向“分析管理型”转变,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事前预测、计划,事中监督、控制上来。在预算管理上,实行全面预算,并将预算与核算结合实时监控执行情况;在内部管理上,将业务划分为管理型和会计事务型,财务人员分为财务管理人员和会计事务人员,分别设定不同的工作目标考核。
以精细化管理为保障
1、预算编制和会计核算精细化。本年对预算编制方式进行了改革,在经费收支上,将学校预算内外资金统一纳入预算管理;在项目预算安排上,将经费使用权和事业效果相结合,由项目负责人对使用结果负责,提高业务部门立项的谨慎性合理性;在执行上将预算与核算相结合,将预算支出明细链接到会计科前台报销窗口,对日常经费的报销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支出明细落实,杜绝预算安排和实际支出两张皮的现象。同时加强往来款管理、未达账项清理和借款清理,提高会计基础信息质量。
2、经费管理的精细化。联合归口部门针对重点经费如教学经费、境外经费、科研经费、国库专项经费等出台管理使用细则,并通过数据分析对经费进行动态化过程管理,向经费使用者及时沟通反馈使用情况和问题,引导各单位规范有效使用经费;对基建工程逐项建立项目管理,实施全过程经费核结算管理,控制规范经济行为。
以信息化建设为手段
建立更全面更智能化的财务管理信息化j9九游会官网的解决方案。将各类日常工作业务通过系统之间的数据流转衔接起来,提高业务的协同性,并用计算机取代人工进行繁重的数据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准确性;建立决策数据支持系统。通过应用计算机智能服务,对财务信息进行再利用,对经济行为决策和风险控制进行支持,实现财务从基础事务型向管理服务型的职能转变;建立崭新的资金结算平台。推行资金收支业务的电子划转,最大限度地减少现金流动,提高资金结算效率和服务质量。
以优质化服务为导向
财务处积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探索服务创新。通过开展短期培训、调研等活动和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促进财务人员的全面发展,提升财会人员素质。建立财务信息公开平台,分层次分类别向不同群体公开相关财务信息数据,实现经费明细和余额查询等功能,为各级管理人员、师生员工提供贴心的财务信息服务。
以创新思维为突破
结合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契机,财务处致力于开拓创新破除工作障碍,转变工作作风,通过积极寻求办法化解债务、修订学校创收分配管理办法、解决报销中的各类不合规现象及化解学校历史遗留问题等一系列新举措提高工作效能。
战略执行力——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
■ 发展规划处 王志远
危机意识是一所大学不断进取的根本动力之一。有专家提出“中国高校危机四伏”,包括债务危机、生源危机、就业危机、质量危机、事业危机等。不可否认,自转制以来我校也在快速发展,在办学规模、学科人才建设等方面也取得巨大的进步,但我校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危机.随着生源的日趋紧张、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外围环境的变化,大学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如果我们不主动改变以加速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危机。
大学发展需要在客观分析环境和自身的基础上,发现危机,制定正确的战略并确保有效的战略执行力。战略和执行有一方面存在问题都会阻碍大学的发展,因此战略和执行同等重要。然而,在工作量上,战略占5%,执行占95%,因此战略执行力通常是成功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在战略正确的前提下,战略执行力是大学持续发展的关键。管理学家总结没有执行力的组织特征包括:管理者回避和根本不知道组织的短板和劣势;目标混乱,没有优先顺序;靠“人治”而不是“法治”,更不是“心治”;跨部门缺乏协调和配合;缺乏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缺乏持续性的淘汰机制;缺乏高效的培训机制。
从管理学组织能力理论的角度看,战略执行力就是组织能力,主要包括:员工能力、员工思维模式和员工治理方式三个方面,分别回答“会不会干?”、“想不想干?”、“让不让干?”三个问题。通过提高组织能力提高战略执行力的方法包括:1、提高员工能力。通过引进、培养、留住、借来合适的人才,淘汰不合适的人才。2、改善员工思维模式。建立全校师生认同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使得大家能真正愿意关心学校发展,愿意完成和学校发展相关的工作任务。3、改进员工治理方式。在学校核心价值观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积极的校园文化。
从项目管理的角度看,战略执行力就是运营和项目。通过运营可以创造价值,通过项目可以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学校通过持续的教学、科研、医疗等运营工作为社会创造价值,通过实验室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重点学科建设等一系列的项目提高各方面运营水平,进而不断实践学校战略发展目标、建立竞争优势。做好运营和项目的分别在于持续改善和项目管理,而两种管理都建立了系统的管理学知识体系。
总之,促进大学战略执行力提升的核心的关键包括:1、建立大学教职员工和学生都认可的共同价值观;2、建立符合共同价值观的科学合理的体制机制;3、引进、培养、留住“想干事、会干事”的人;4、采用科学的现代运营管理、项目管理等方法。
在肯定历史的同时,敢于亮并不厚实的家底,敢于直面困难,加强危机教育,减少行政色彩,重建管理模式。重在生产,重在项目,重在安全环保,重在提高员工待遇……这种思路无疑体现着宽广的胸怀、深远的眼光、坚持的毅力。
变革是一种美丽的痛,于组织及个人都是如此。也正是在这种变革的痛中,我们才会慢慢感受和学会成熟。
——《变革之心》
心系员工福祉 着力制度改革 优化人力资源
■ 人事处 常军武
中国梦,南医行,人事工作应做些什么呢?我们的回答是:心系员工褔祉,着力制度改革, 优化人力资源。
人事工作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学校内设机构编制在调整中艰难前行。学校在2004年转制时因移交时间紧迫,工作头绪繁杂,使得在学校总体编制中,有些方面不够细致。
人才引进工作面临恶性竞争局面。我校转制后失去了军队优势,与地方进入“985”和“211”工程的老牌院校相比,在影响力、经费支持力度上都有一定差距。所以在吸引高层次人才方面难度更大。人才引进难,保留难,且用于人才培养的经费严重不足,使很多人才项目和计划开展不到位。
职称改革面临水平提升的挑战。历年评审过程中,各位评委,尤其是校外评委,普遍认为学校现行职称条件水平比较低,不适合学校发展。
人员经费超标需要继续理顺工资渠道。2011年,学校将江都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部分在编人员工资关系由校本部转入了所在医院。校本部下一步仍需继续推进工资清理工作,逐步实现单位自负盈亏,工资全额自筹支付。
短期合同工规模膨胀呼唤规范管理,必须建立一套合理设岗、规范招工、科学管理、有利考核、减员增效的短期合同工管理办法。
人事制度改革与成效
1、积极推进学校岗位设置管理和机构编制调整
学校目前正在进行的岗位设置和人员聘用工作,是从2011年6月份开始的。学校的教学教辅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已经设置聘任完成,校本部待完成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岗位设置、工勤岗位设置和附属单位的岗位设置。这项工作的完成,将一揽子解决过去多年未解决的少数聘干人员工资套改的遗留问题。
附属医院的岗位设置实施工作,将按照国家和广东省有关高等学校附属医院岗位设置的文件精神,于今年上半年启动,下半年完成。结合首次岗位设置工作,我们将按学校的统一部署,择机启动学校内设机构的编制调整工作,做到以教学、科研任务和工作质量为主要依据,结合学校定位和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确定各内设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2、大力深化职称评聘制度改革
转制以来,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一直沿用学校制定指标、单位按指标推荐、学校进行评审的做法。2012年,对以往的评审程序进行了一定改革,取消了单位推荐环节的指标限制,符合条件的人员经单位同意后均可上报到学校进行评审。今年,已着手职称评聘制度改革,主要是提高评审条件和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
3、不断优化和落实高层次人才政策
转制以来,学校十分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先后引进高层次人才近60名,补充师资队伍296名。我校对新进硕士(含)以下人员实行“首期聘用制”,博士或副高以上人员实行直接纳入编制管理;对学校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学校采取随到随上会,并按规定给予科研启动经费等支持。学校还采用“聘录结合、全职与聘岗结合、引人与引智结合”等多形式、多途径的灵活用人机制,增加对优秀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度。
4、进一步强化师资培训工作力度
加大投入力度,有计划地选派爱岗敬业、外语基础好、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教师赴国外知名高校进行教学、科研实践,促进我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医疗技术与国际接轨。重视教师岗前培训工作,丰富岗前培训内容,提高岗前培训实效。鼓励、支持教师在职提高学历、学位层次,采取分担学习费用等方式,鼓励教师在职和脱产攻读研究生。
5、大胆探索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工作新机制
今年,我校在扩大社会招生宣传的同时,积极拓展海外博士后、师资博士后、企业博士后,力争年招博士后30人左右,年招生规模翻一番多。在规模扩大的同时,狠抓制度建立和招收质量和培养质量的建设。今年以来,首次开展了博士后招聘导师的遴选,批准92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拥有100万元科研经费的学术型博导聘任博士后导师。
6、进一步优化绩效工资配套改革
2013年1月学校教代会通过了绩效工资改革方案,按照广东省要求归并和清理了原有津补贴,同时对原校内津贴方案进行了改革,形成了与岗位职责、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产出的分配激励机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二级单位津、补贴二次分配亟需规范。学校拟在绩效工资方案基础上,制订有关细则,进一步规范创收留成个人发放比例和劳务报酬支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