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瞬即逝,一晃,陈龙华教授已从科主任的位子上卸任将近8年了,花白的头发也变成满头银丝,精神矍铄,温文尔雅,笑脸盈盈,这样的状态,很是让人舒适。
他现在每天还是早早地上班,中午在食堂简单午餐、回家小睡,下午又早早过来,手里还带着多个医疗组,帮助科里的年轻医生制定完善每个病人的治疗方案,只要需要,他随时在。他温和、严谨又细致的工作作风也深深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原来大咖的“火眼金睛”就是这么在临床一个一个病人看出来的。
近30年来,他用“不流血的手术刀”将无数个游走在生死边缘的病患拯救回来。即便退休多年,还是有很多重病患者慕名来医院找他,每当此时,他就觉得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很有意义,特别重要。
1996年,陈龙华教授从影像科被委派到放疗科,当时的放疗科可谓一穷二白,科里统共医生技术员加起来不超过10人。面对创业之艰难,他没有退缩,心想,别人能干好,我一定也能干好。当时,他正四十几岁,精力旺盛,正是能压担子的时候。说干就干,他也没有跟医院谈任何条件,带着科室全体人员一头扎进去,每天忙到凌晨2点是加长便饭,大家被他的干劲和热情感染,每个人都用足了劲儿。很快,科室的临床工作就有了起色。他赶紧趁热打铁,带领大家以临床为导向,着重关注广东高发的肝癌和鼻咽癌两大研究方向,研究成效明显。然后他又带着大家写基金,先自己写,中标后,再鼓励大家写。就这样,南方医院放疗科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科室很快成长为业内的后起之秀,队伍迅速扩大到100多人,两个病区,三台机器,医院看到了科室的发展势头,又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然后就是好上加好,1999年,南方医院放疗科成为全军副主委单位,2004年,成为中华医学会放疗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主委单位,2016年,省内同行在已经知道他即将卸任主任的情况下,仍然全力推举他为省医师协会放疗分会主委。
正因年轻时有过艰辛而辉煌的创业经历,他特别看重年轻人的承压能力和爆发力。他常言,趁年轻,就是得吃苦,学科要发展,就得相信年轻人,一代只会比一代强。只要组织上信任,群众支持,所有的压力和动力都是快马加鞭,一旦上了轨道,很快就能成长为奔腾中的“黑马”。
光荣交棒后,他选择默默陪伴和扶持,少了行政事务,压力烦恼少了,人也放松了不少,他现在想得最多的就是,如何看好病人,对病人负好责,帮助他们不但将病治好,还要将病人治疗的副作用再减少,再降低,尽量减少他们的痛苦,尽量降低他们的费用,这是医者的本分,也是初心。上下班的时候,与院子里相处了几十年的同学、战友和同事打个招呼,聊个天,很亲切,很真切,很知足。生活简单而又美好。
物质上的简朴,精神上的丰盈,带来的就是岁月的淡然而又从容。刚参加工作时,遇到缺钱的病人,即便囊中羞涩,他会毫不犹豫将口袋的钱掏出来借给病人,他说那个时候很多医生都这样。后来,当邻居家家户户都用上彩电冰箱空调的时候,他家还是一把老旧的风扇“吱呀吱呀”的转着,他也觉得没啥。再后来,终于条件好些了,买了辆大众车,他一用就是15年。
“您现在一个人住在单位,早上馒头稀饭,中午食堂,晚上也食堂,天天这样受得了吗?”
“怎么受不了,简单健康就是福,我现在舒适得很。”
此时,正值黄昏时分,绚烂的夕阳从云山顶端斜照在医院各个大楼间,他身着白大褂,笑意盈盈与我挥手作别准备再回诊室,因为,那里还有病人在等着他
———链接———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简称放疗科)成立于1986年,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放射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和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科室医疗与物理师系列人员中正高7人,副高16人,中级19人,初级18人,其中35岁以下28人(占比47%),45岁以下49人(占比82%),青年人才队伍已发展成为科室中坚力量。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7名,获评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珠江“科技新星”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杰青培育”计划等高层次人才。教师队伍获“广东省优秀青年教师”及“南医优秀教师”称号,《放射肿瘤学》为广东省精品课程。在科主任吴德华教授“精准放疗、特色放疗、创新放疗”理念的顶层设计和统筹指导下,科室开展影像引导的调强放射治疗(igrt)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及螺旋断层放射治疗系统(tomo)等国内先进、省内领先的特色医疗技术,“十年磨一剑”致力于“肿瘤精准放疗与辐射抵抗”的临床及转化研究,取得了系列国际领先的创新成果。近5年放疗科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达到30项,省部级课题28项,尤其是近三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全校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