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杨翃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首次证明了以镇痛和抗交感为基础的降压方案有助于ich患者早期血压控制,革新了过去对降压治疗的传统理念,为ich患者的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提供了创新性的临床证据,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和里程碑式的意义。
该研究在国际期刊《anesthesiology》在线发表,题为 effects of an early intensive blood pressure-lowering strategy using remifentanil and dexmedetomidine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a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superiority,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这是第三附属医院自主发起及主导完成的第一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参研单位包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等十余家知名三甲医院。杨翃教授为本论文的通讯作者,董瑞与李芬为共同第一作者,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单位均为第三附属医院。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对社会造成的医疗及经济负担大。ich患者的不良预后与起病后的血压升高和血压变异率过高密切相关,但目前尚无最佳降血压药物推荐。已有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可通过强效、快速的镇痛作用联合右美托咪定的抗交感作用使升高的血压得以控制,因此,应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降压策略可能是一个合理的治疗方案,但其对ich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得到验证。
在该原创性临床研究中,来自国内14家医院监护病房的338名伴有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150 mmhg的急性ich患者被随机分配至试验组(以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标准指南降压)或对照组(标准指南降压),分别接受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在启动治疗1小时时,试验组sbp达标率(sbp<140 mmhg为达标)显著高于对照组(101/161, 62.7% vs. 66/166, 39.8%, difference 23.2%, 95% ci, 12.4 to 34.1%, p < 0.001)。此外,试验组患者在干预治疗期间获得有效浅镇静的同时还能减少躁动的发生。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患者总体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试验组患者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的发生率稍高。
该项随机对照试验(clinicaltrials.gov number,nct03207100)充分证明了对伴有sbp≥150 mmhg的ich患者,应用以瑞芬太尼和右美托咪定为基础的降压方案可显著提高治疗1小时的sbp控制率,可使ich患者升高的血压得到快速、平稳的下降,为ich患者急性期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有前景的选择。该项研究成果在首次证明了以镇痛和抗交感为基础的降压方案有助于ich患者早期血压控制,革新了过去对降压治疗的传统理念,为ich患者的早期强化降压治疗提供了创新性的临床证据,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和里程碑式的意义。